嘉信资本 周末传来两大利好!外资集体看好,周一A股有望冲破3300点?
A股市场在政策与资金的双重共振下迎来关键转折。随着外资机构集体唱多、政策端释放流动性宽松信号嘉信资本,叠加市场情绪的回暖,上证指数在3300点关口蓄势待发。这场由“政策底”与“外资信心”共同驱动的行情,能否在下周一举突破关键点位?

一、政策组合拳释放流动性宽松预期
1.货币政策转向“适度宽松”
2025年3月,央行在货币政策例会上明确提出“择机降准降息”,并强调通过结构性工具(如支农支小再贷款)定向支持实体经济。这一表态标志着货币政策时隔14年从“稳健”转向“适度宽松”,为市场注入强心剂。
与此同时,财政部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(如50年期国债)向基建与科技领域输血,预计全年发行规模达2万亿元,直接推动半导体设备、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技术突破。例如,全球首条1GW钙钛矿光伏生产线在江苏锡山开工,40%资金来自国债支持,光电转换效率潜力达33%,远超传统晶硅电池。
2.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深化
证监会同步推动注册制配套规则落地,退市新规升级,明确财务造假超2亿元或连续三年造假的企业将直接退市。这一政策加速市场“新陈代谢”,仅2025年一季度退市企业数量同比增加50%,为优质资产腾出空间。

二、外资集体唱多A股的三大逻辑
1.估值优势显著嘉信资本
截至,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仅为14.2倍,远低于MSCI新兴市场(剔除中国)指数的18倍。横向对比,A股折价幅度若收窄三分之一,指数或较当前水平上涨15 %。纵向来看,万得全A指数股权风险溢价(ERP)仍高于历史均值,显示市场风险偏好有提升空间。
2.政策红利持续释放
外资机构普遍认为,中国政策的“组合拳”将提振内需与市场信心。例如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“人工智能+”与促消费两大主线,2025年政策进一步加码,推动科技与消费板块盈利修复。贝莱德基金指出,银行若加大对“人工智能+”领域的信贷投入,将直接带动产业链增长。
3.经济基本面改善预期
高盛、瑞银等机构预测,2025年中国GDP增速有望达5%,企业盈利增速将随经济回暖而修复。消费、出口、投资“三驾马车”中,消费板块受益于人均GDP提升与绿色消费理念普及,科技板块则依托国产替代(如中微公司5纳米刻蚀机良品率突破90%)打开成长空间。
三、资金动向与市场情绪升温
1.北向资金加速回流
当周,北向资金净流入超420亿元,创年内新高,主要加仓白酒(贵州茅台、五粮液)及新能源(宁德时代)等核心资产。外资机构如富达、景顺认为嘉信资本,A股在政策托底与技术突破的双重驱动下,估值修复潜力显著。
2.ETF资金逆势布局
尽管市场震荡,资金通过ETF渠道持续流入。,科创50ETF(588000)单日净申购13.21亿元,半导体、机器人等科技主题ETF获资金青睐。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港股创新药ETF(159570)因业绩担忧单日跌幅达4.97%,资金从高估值题材股向政策主线迁移的趋势明显。
3.散户情绪回暖
个人投资者资金净流入规模扩大,3月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37%,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突破5000亿元。市场活跃度回升,日均成交额维持在万亿元以上,为突破关键点位提供流动性支撑。

四、风险提示与策略建议
1.外部扰动仍需警惕
美联储降息预期反复,中美利差扩大至300个基点,人民币汇率短期承压。若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超预期,出口产业链或面临冲击。
2.业绩分化加剧
一季报披露期临近,部分高估值科技股(如算力概念股首都在线)因业绩不及预期单日跌幅达19%,需警惕估值回调风险。
3.布局主线:政策与业绩双轮驱动
科技突围:半导体设备(北方华创)、钙钛矿光伏(协鑫集成)、AI算力(华为产业链);
消费复苏:白酒(贵州茅台)、医美(爱美客)、智能家居(科沃斯);
防御配置:高股息银行(工商银行)、公用事业(长江电力)。
结语
2025年3月的A股市场,正站在政策红利与外资信心的交汇点。尽管外部风险犹存,但流动性宽松与估值修复的双重逻辑,为突破3300点提供了充足动能。正如瑞银分析师孟磊所言:“市场的每一次震荡,都在为下一轮上涨积蓄能量。”投资者若能在科技与消费的主线中精准布局,或可在这场“政策牛”中抢占先机。
当周一开盘的钟声敲响嘉信资本,市场将验证:是外资的乐观预期率先兑现,还是风险因素再度扰动节奏?无论如何,A股的长期价值,终将在这场多空博弈中显现。
九龙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